查看原文
其他

培养全球竞争力从发现孩子的能力和意愿开始

2017-04-25 张旎 父母训

╙  父母训  ╖

格物 · 解读儿童博物馆

致知 · 理解游戏的价值

善思 · 重构父母的思维

笃行 · 践行高质量陪伴


╙成就孩子 超越自己 从关注父母训开始╖

今年第一场讲座的题目是《 如何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可点击收听讲座回放),其中讲到的最重要的概念是“全球竞争力”。


全球竞争力是指:有能力、有意愿理解全球重要问题,并能够付诸行动。注意:全球竞争力是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之上的一种能力。



全球竞争力中有两个重要概念:能力和意愿。

  • 能力就是孩子的优势;

  • 意愿就是孩子的兴趣。

这一讲的内容我们聚焦在如何通过高质量游戏发现孩子的优势和兴趣,这是培养全球竞争力的起点。


我把儿童博物馆教育所说的“玩”定义为了高质量游戏,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高质量的,也不是所有让孩子“开心”的游戏都是高质量的,高质量游戏的核心特点在第一场讲座中已经讲过,其中孩子能够自由选择、主导游戏并且能够在过程中动手动脑思考是高质量游戏最核心的特点。


儿童博物馆是一个以高质量游戏为主的场馆,高质量游戏具体实现的手段是通过互动展项。互动展项设计的核心要素可以帮你理解高质量游戏设计背后的思考。互动展项的设计是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开始的,随后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展项本身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如何让孩子可以自主探索?怎么实现开放式结果,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知识点。让孩子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创造、不断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展项设计如何满足不同智能优势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孩子的不同学习方式,还要确保安全和耐用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展项设计过程本身是最有挑战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要有非常专业和缜密的思考,并且通过大量的测试、实验才能让孩子的学习在随后能够主动、自然地发生 




这里用老牛儿童探索馆的展项作为案例可以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


  • 什么是高质量游戏;

  • 高质量游戏过程中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这张图片是老牛儿童探索馆的建筑工地,孩子在这个展区可以有很多种参与的方法,他们可以转动手柄来运送小球、改变小球的运动轨迹、可以用滑轮或轨道来运送砖块、可以爬到二层或三层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砖块搭建自己的建筑、可以用独轮车运送砖块、可以爬到楼上的小屋里面做室内的装修设计。这里的游戏过程需要很大量的协作。



从参与方式来看,不同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找到不同的切入点:


  • 有些孩子对机械或物理感兴趣,他会不停地通过各种方式运送小球或砖块来思考其中的工作原理、观察不同方式的不同作用,也会不断改变小球或砖块的数量来观察对于运送过程的影响;

  • 有些孩子对空间或艺术感兴趣,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墙面的设计上,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砖块来设计自己喜欢的墙面;

  • 有些孩子喜欢运动,他会主动承担上上下下搬运砖块的角色;

  • 有些孩子喜欢安静,他会选择在楼上的小屋里面独自考虑这个房间内部需要怎样的装饰设计,或者也就是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思考自己想思考的问题。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有深度思考的,并且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只是这些目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孩子不一定能表达出来,成人通常也看不明白。这就是高质量游戏通常对于成人来说很难理解的原因。我们在场馆里做过观察研究,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场馆中有开放结果的展项(Open-ended)通常是孩子们停留时间很长的展项,最长可以达到几个小时比如轨道拼接的展项,孩子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拼接大小、高低不同的轨道来设计汽车的运动线路,而知识性很强的封闭式展项,比如模拟牙齿及刷牙的展项,孩子通常只会停留几秒钟就离开了。


更有意思的观察是,因为知识性很强的封闭式展项比较容易看到学习内容,所以成人会更愿意让孩子在这些区域活动,并且在这些区域成人也会更投入地给孩子讲解相关内容。比如,如何刷牙,如何保护牙齿等等,这时候孩子们的反应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而到了开放结果的展项区域:

  • 一种情况下,成人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参与其中,所以选择在一旁无聊地看手机或聊天;

  • 另一种情况下,成人会觉得孩子是在瞎玩浪费时间,要拉孩子走开去看一些所谓更有“意义”的有学习内容的展项;

  • 还有一种情况下,成人会把本来开放式的展项人为转变成封闭式的展项,这样感觉孩子是学到了东西,比如在轨道拼接展项不让孩子自主探索,而是开始给孩子讲解摩擦力或坡度对汽车运动产生的影响。


儿童博物馆教育最核心的理念是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理解不了。如果学习结果本身不重要,那么孩子在进行高质量游戏的学习过程中究竟获得了什么?


研究儿童游戏的中外专家学者非常多,把他们的研究结果总结在一起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


  •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能够发展出持续的学习欲望,因为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并且学习效果更好。

  • 孩子学会了通过探索、假设、实验和发现这样的步骤来获取知识。

  • 游戏创造了安全、无风险、不紧张的环境让孩子去挑战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也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 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获得自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不屈不挠。

  • 最重要的是,游戏的过程本身为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刚才总结的是高质量游戏过程中孩子在基本能力方面的综合收获。接下来我们看看哪些游戏是高质量的?高质量游戏分几类?在不同种类的游戏中,孩子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高质量游戏基本可以分为五类,和玩伴一起进行游戏、玩玩具或各种物品、角色扮演游戏、体能游戏以及多媒体游戏。这五类游戏不是完全独立的类别,会有相互交叉,比如孩子可以和玩伴一起玩玩具,也可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分类的目的是帮你理解在孩子进行这类游戏的时候会收获什么。针对这几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已经有大量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的跟踪实验来分析孩子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的收获。


第一种类型的游戏是和玩伴一起进行游戏。


  • 对于孩子来说玩伴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孩子,父母等成人是孩子的非常重要的玩伴。孩子从小的时候,父母就和孩子一起玩能够为孩子和其他孩子的游戏和交往奠定非常好的基础,父母和孩子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游戏方式也会影响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交往方式和游戏方式。那么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对孩子的好处大多数人其实都知道,从计划、协商、合作到同理心的发展、思想的表达、矛盾的处理等,孩子一系列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都是在和其他孩子一起进行的游戏中开始的,同时这个过程对认知和情感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种类型的游戏是玩玩具或物品。


  • 这里要补充说明,其实对孩子来说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是玩具,并不是只有从玩具店买来的东西才是玩具,孩子能玩的东西都是玩具。玩具其实还分两种,一种玩具是有封闭结果的,比如拼图或需要按说明书步骤拼装的玩具,一种玩具是没有封闭结果的,孩子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玩或者来解决问题,比如积木、橡皮泥、甚至是纸箱等,那么玩这两种玩具孩子的收获是不一样的。


  • 封闭结果的玩具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因为结果是封闭的,所以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相对单一。而开放式的玩具会调动孩子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81年几位学者做的跟踪实验表明,孩子玩不同的玩具对未来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影响,玩开放式玩具的孩子在后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更有创新能力也更灵活。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物品非常重要。每个人家里其实有大量的物品都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即使你不主动想,孩子也会对家里的各种物品充满兴趣,当孩子对一个物品感兴趣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怎么能够和孩子一起创造性地利用他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游戏。在父母训的公众号上,我们也会整理发布利用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设计的高质量游戏,你可以扫码关注公众号的相关内容,受到一些启发。


     

第三种类型的游戏是角色扮演。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家家。角色扮演游戏尤其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因为在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需要孩子调动开放式的思维能力,其次由于在这种游戏中孩子通常都需要大量假想,比如把一块积木假装当成一辆车,把沙发假想成一艘船,而这个假想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其实就是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物品,这样我们才能够相互交流。通过这些假想,孩子是在大脑中不断锻炼把真实物品想像成其他符号或事物的能力,这种锻炼为孩子将来的抽象学习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另外2010年几位学者研究发现在玩积木过程中经常进行假想的孩子在未来阅读能力更强在小学阶段阅读水平提升也更快,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很难理解,关键就是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语言本身的学习就是需要极大想象力的,这样才能把抽象字母、单词与真实意思关联起来。同时在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孩子需要大量语言交流,很多学者研究都发现在学龄前经常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语言词汇更丰富、表达能力更强。

  • 角色扮演游戏更核心的作用体现在孩子控制力的锻炼上,包括有意识进行思想、行为及情绪的自我控制。控制力是随着大脑发育而成熟起来的,控制力的发育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要延续到20岁左右,控制力非常非常重要,研究不仅发现幼儿时期控制力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上学后的表现,因为控制力的发育与孩子记忆力、智力、情感发育等方面息息相关,同时一些长期跟踪研究也发现,4岁时期控制力的发育状况可以预测成年之后的一系列生活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犯罪的可能性等。这些研究说明早期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孩子发展控制力。

  • 俄罗斯早期教育专家维果斯基深信:


    孩子在玩的时候自我控制是最强的,而角色扮演游戏尤其对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很关键。

    因为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要服从团体的规则就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同时还要为设计更加复杂的游戏情节进行计划和协调,过程中大脑还需要很灵活地将身边的各种物品应用到游戏过程中来。在维果斯基提出这个理论后,有很多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都验证了孩子假装的能力与控制力之间的关联关系。


  • 另外,角色扮演游戏通常会需要孩子与其他人交流、扮演其他的角色,因此孩子会更容易理解他人,产生同理心,也就是说情商会得到锻炼。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熟悉社会规则、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锻炼情绪管理能力。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就开始研究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的收获,这几十年大量的跟踪研究都给出了特别明确的证据,参与高质量的角色扮演游戏对孩子很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通常都是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


第四种类型的游戏是体能游戏。


  • 体能游戏除 43 35059 43 15288 0 0 2962 0 0:00:11 0:00:05 0:00:06 3071对孩子身体发育方面的好处之外,对于孩子的认知也有很大帮助。很多研究也发现,有规则的体能游戏因为需要持续的注意力和规则意识,因此也会帮助孩子发展学习所需要的控制力。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给孩子每周增加5小时的体能活动,这些孩子比那些没有增加体能活动的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更集中、考试成绩也更好。


第五种类型的游戏是多媒体游戏。


  • 关于多媒体游戏,有很多学者都反对,认为这种游戏会阻碍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导致肥胖,还会让孩子有暴力倾向,这种观点其实没有研究可以作为支撑,更多的研究其实表明,喜欢电子游戏的孩子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其实并不肥胖,更愿意参与社交,更听从家长的安排也有更多以学习为主的朋友而不是危险的朋友,这些孩子与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相比其实没有表现出更强的暴力倾向。


  • 多媒体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设计为孩子提供了更高级别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很多游戏在设计过程中其实是不断引导逐渐获取更多知识和技能,这些游戏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来参与,孩子的专注力也能够得到锻炼。即使有些游戏并没有教育目的,因为这些游戏需要孩子在游戏中做决策、面对挑战、鼓励探索、实验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因此这些能力的锻炼其实是对孩子未来的科学和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如果游戏本身需要孩子相互协作,那么对于孩子社会交往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


  •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多媒体游戏让学习变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其实贡献非常大。当然多媒体游戏不能取代其他传统的游戏方式,但是多媒体游戏能够带给孩子的丰富体验和各种能力的提升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好好利用,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学习。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高质量的游戏,那么如何通过高质量游戏发现孩子的优势和特长?


做到这点,只有一个办法:仔细观察孩子自主高质量游戏的过程。这背后最基本的逻辑是,因为游戏是孩子自主选择的,没有外人的控制,因此孩子会选择自己最需要学习的领域、最迫切发展的能力,孩子还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而这些不是通过孩子有意识思考而采取的行动,而是一种天然的驱动。



孩子一生下来就具备很强烈的学习欲望,很多新鲜事物都会吸引他的兴趣,想要探个究竟,这种fresh eye,其实也就是真正的好奇心,基本是成人所不具备的。想想看:


  • 为什么孩子会对一些事情感兴趣,而对另一些事物无动于衷?

  •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某种特定游戏而对另一些却很少参与?


当你开始从这个角度思考的时候,观察孩子就开始变得有意思了。孩子跟大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他没有对物质的过分渴望,也不在乎别人会怎么想,只要他有充分的安全感,基本会跟随自己内心的需求去选择,而这个单纯的选择就是真正的内心驱动。如果说孩子是无意识地全靠内心驱动来学习,那么把孩子这种无意识的直觉通过观察捕捉下来就太有意义了。



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Gardner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是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提出时的七种智能,后来Gardner教授基于此提出了更多其他智能。对于家长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深度学习这个理论的内容,但这个框架所提出的概念会帮助我们理解孩子。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很多种智能,而每个人都会有个别几个智能更加突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及考试中,由于评价标准的问题,语言和数理智能较强的孩子往往会胜出,而具有其他智能优势的孩子却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被定义为差生。其实具备不同智能优势的人在成年后是适合做不同职业的,比如空间智能很强的人会更适合做设计师或艺术家,自我认知智能很强的人更适合当哲学家,人际交往智能强的人适合做外交官或领导者等等,在只用单一评价标准的学校里,具备其他智能优势的孩子会被错误定义。


作为父母,当我们理解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框架,我们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就会少了一份焦虑,曾经总是会有人说上学班里成绩好的孩子后来混的都不如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好,其实这种感受或观察印证的是相同的道理,在学校系统中能够胜出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具备很多工作所需要的其他智能优势。除了对于学校考试成绩少了一份焦虑之外,父母更重要的任务是想办法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优势智能其实就是孩子擅长的领域。


Gardner和他的研究团队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非普遍发展理论做了一个为期九年的多彩光谱研究项目(Project Spectrum),这个项目的基本思路是:

  • 依照七种智能设计七种不同的游戏或区角,在孩子自主探索、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来评估不同孩子的智能优势,并且利用优势智能为孩子的学习搭建桥梁。这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儿童博物馆的教育环境以及专业教育人员。


多彩光谱项目给我的启示有这么几个:

  1. 结合多元智能的理论,应该给孩子提供应用不同智能的教育资源

    这些教育资源不是非要购买什么玩具,或非要去哪里,而是可以在孩子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比如孩子通常很喜欢去厨房,厨房里的各种调料罐、锅、铲、各种大小豆、米都可以作为发现智能优势的资源。让孩子聆听、辨别不同瓶瓶罐罐发出的声音,用各种豆子进行分类、数数等,音乐和数理智能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再比如,孩子喜欢玩快递箱子,不要小看快递箱子,孩子有可能会假装箱子是车,运用语言智能来编故事,有可能运用空间智能用很多个箱子来构建一个家。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调用孩子的多种智能来学习的。


  2. 一定要给孩子自主游戏的时间,你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和偏好。

    有人觉得孩子爱好不稳定,会变,这也很正常,包括孩子的智能优势也会变化,在早期并不是稳定的。变化的时候,你还是能够观察到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哪里了?他在什么方面表现出更突出的才能? 如果你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孩子有机会自主探索游戏,那么在游戏过程中都不难发现他的优势智能是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种智能都会发展,你其实不需要在孩子注意力转移的时候非要让他专注在一个他已经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号称是锻炼他的意志力。如果换位思考,你也一定不希望有个人强迫你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作为父母,不管外界的教育环境如何,我们用心去保护好孩子那颗探索、求知、好学的心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发现孩子对一个东西有天然的兴趣和优势,那就想尽办法去滋养这个兴趣和这个优势,在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改变的时候,给他支持,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批判他三心二意。


  3. 优势智能或兴趣可以成为“桥梁”。

    我接触到的很多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弱点是什么,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去锻炼,比如觉得孩子好动,就强迫孩子学钢琴,这样能坐住;觉得孩子阅读太弱,就让孩子去接受阅读训练;觉得孩子害羞不敢说话,就强迫孩子去和别的孩子交往。当我们不断强调孩子的弱点并且在这些弱点上直接下功夫的时候,给孩子的信号是:你不行!你的兴趣不重要!给孩子最重要的感受是:爸爸妈妈对我不满意。这种做法本身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影响,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周围一直是否定的声音或者怀疑的声音,他也就慢慢把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东西丢了。我们中的很多人应该都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迷失方向的。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兴趣在哪里,优势是什么,其实比拼命按照一个完美小孩的标准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轻松的多。当你发现孩子的兴趣和优势的时候,你可以想办法搭建桥梁,在不知不觉中去发展孩子相对弱的方面。


    在多彩光谱项目中有一个孩子阅读能力很弱,但是非常善于动手拼装,喜欢机械类、工具类的东西,老师借助这个兴趣请他编著一个工具字典给班里的孩子们讲解,于是孩子通过查字典、寻求老师、家长帮助等等方法,把自己喜欢的这些工具的名称、用途都整理了出来。所有的学习是相通的,并不是割裂的,怎么基于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兴趣去搭建其他方面学习的桥梁是你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在研究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同时,我一直在追溯中国古人在教育方面的智慧,对比中国传统教育真正的精髓和西方教育体现出来的优势。我的感受是,儿童博物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应用。西方人研究事物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的智慧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教育智慧中非常核心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要回归自己的本心,不要被外物蒙蔽。这种延续上千年的教育智慧一直在提醒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是保护好孩子的本心,不要基于外界环境造成的焦虑和压力去塑造孩子。如果能够坚持这一点,我们已经给了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他也会在未来人生的路上不会那么迷茫。




5月18日星期四晚上9:30本年度的第五场讲座《如何让孩子不厌学》,将详解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角色,以及能够给孩子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报名本期讲座 



【声明】文章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你想要的干货都在这里:如何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高质量游戏库】这是什么声音?

【高质量游戏库】石头的故事



╙ 父母训 是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先行者为父母搭建的学习平台,帮助您深度了解高质量游戏学习价值,学会设计游戏引导支持孩子成长,获取全球儿童博物馆教育资源,重构自我思维框架重置孩子起跑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